李杞寺丞见和前篇,复用元韵答之 其二 再和
[宋代]:苏轼
东望海,西望湖,山平水远细欲无。野人疏狂逐渔钓,刺史宽大容歌呼。
君恩饱暖及尔孥,才者不闲拙者娱。穿岩度岭脚力健,未厌山水相萦纡。
三百六十古精庐,出游无伴篮舆孤。作诗虽未造藩阈,破闷岂不贤摴蒱。
君才敏赡兼百夫,朝作千篇日未晡。朅来湖上得佳句,从此不看营丘图。
知君箧椟富有馀,莫惜锦绣偿菅蘧。穷多斗险谁先逋,赌取名画不用摹。
東望海,西望湖,山平水遠細欲無。野人疏狂逐漁釣,刺史寬大容歌呼。
君恩飽暖及爾孥,才者不閑拙者娛。穿岩度嶺腳力健,未厭山水相萦纡。
三百六十古精廬,出遊無伴籃輿孤。作詩雖未造藩阈,破悶豈不賢摴蒱。
君才敏贍兼百夫,朝作千篇日未晡。朅來湖上得佳句,從此不看營丘圖。
知君箧椟富有馀,莫惜錦繡償菅蘧。窮多鬥險誰先逋,賭取名畫不用摹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苏轼共有诗(2851篇)
清代:
曹尔堪
衰草重冈,雁灯吹灭诸陵火。谁家菊朵,开近扶风左。
无限悲秋,难觅江淮舵。耽枯坐,闲门深锁,红叶堆中我。
衰草重岡,雁燈吹滅諸陵火。誰家菊朵,開近扶風左。
無限悲秋,難覓江淮舵。耽枯坐,閑門深鎖,紅葉堆中我。
宋代:
张玉娘
淑气回春雪渐融,星河天上一宵通。芙蕖万点交秋月,鼓角三更度晓风。
烛影晕迷光绰约,帘环声彻佩玲珑。不妨鸟篆留仙迹,凤辇殷勤出紫宫。
淑氣回春雪漸融,星河天上一宵通。芙蕖萬點交秋月,鼓角三更度曉風。
燭影暈迷光綽約,簾環聲徹佩玲珑。不妨鳥篆留仙迹,鳳辇殷勤出紫宮。
:
弘历
老翁犁把耕新润,弱妇筐钩伐远扬。常在豳风图画里,那能辛苦忘农桑。
老翁犁把耕新潤,弱婦筐鈎伐遠揚。常在豳風圖畫裡,那能辛苦忘農桑。
清代:
吴询
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
遥遥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余霞敛复晴,昏烟淡将夕。
落日秋江清,潮寒散空碧。江水去悠悠,此夕孤舟客。
遙遙湖上山,粼粼沙中石。餘霞斂複晴,昏煙淡将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