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孟浩然的诗 > 岁暮海上作

岁暮海上作

[唐代]:孟浩然

仲尼既已没,余亦浮于海。

昏见斗柄回,方知岁星改。

虚舟任所适,垂钓非有待。

为问乘槎人,沧洲复何在。

岁暮海上作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,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。

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,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。

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,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。

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,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?

注释

仲尼:即孔子。孔子姓孔名丘,字仲尼,后世尊称为孔子。

浮于海:用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子曰:‘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’”语意,表示不得志而避世。

昏:黄昏,天色将晚时。斗柄: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。回: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。北斗星方位随季节变换而跟着移动,所以古人从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节候。

岁星:即木星。古人以其岁行一次,用以纪年。岁星改,是说一年又要过去了。

虚舟:轻舟。

“垂钓”句:意思是诗人自己虽隐居垂钓,但并不似姜太公那样有所等待。

乘槎人:《博物志》:“旧说云天河与海通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。不失期,人有奇志,立飞阁于槎上,多积粮,乘槎而去。”槎,指竹、木筏。

沧洲:指海上可供隐居之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安生 孙佩君.孟浩然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33-34

孟浩然简介

唐代·孟浩然的简介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孟浩然共有诗(286篇)

猜你喜欢

其二

宋代柳永

玉[土戚]金阶舞舜干。朝野多欢。九衢三市风光丽,正

万家、急管繁弦。凤楼临

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

明代宋琬

子夜清歌,隔帘疑在青天外。琼箫玉管。莫把莺喉碍。

纱帽笼头,卸却残妆戴。娇羞坏。广场无奈。初学男儿拜。

谩书 其二

宋代周邦彦

旧识回文谱,新谐远调讴。望归朝对镜,合饮夜藏钩。

融蜡粘花蒂,烧檀暖麝油。双眉谁与画,张敞自风流。

洞仙歌·迂翁年丈属题王石谷田居图,图为龚蘅圃侍御作

近现代袁荣法

清晖圣趣,一抹风光好。梦堕玲珑玉峰老。想山庄、红藕染遍前汀,香密处、酝酿诗情多少。

主人今健者,自拭缥题,时复裁冰写孤抱。似向画图中,商略烟云,描摩出、田居新稿。

江上四哀诗 其四 叶山人元阶

清代姚燮

叶君乎仲兰,果以忧郁死。平生千载期,一朝成逝水。

自与弱冠交,百间不踰始。直恐寝食离,若将性命委。

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

清代王时翔

一镜香云绾玉簪。两湾秋水带秋岚。海中明月梦中探。

修竹多依花焰焰,古梅偏傍柳毵毵。牵丝千尺老春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