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珠寺
[唐代]:李贞
疏钟度水江云晓,几度溪桥飞白鸟。玻璃千顷浸重城,一点孤峰望中小。
竹梧绕寺青苍苍,老僧长啸开松房。莲花灯下传清梵,十里江流闻妙香。
蜃楼幻出横烟渚,长日依微飞绿雨。宝地西风下雁王,香台噀雾来龙女。
五月江头藕放花,夹溪扶荔蒸红霞。越女相携采莲去,木兰双桨载琵琶。
金塘日晚芙蓉醉,箫鼓声沈岛烟翠。此时海上一珠悬,流光照见群山睡。
公子王孙越布衫,临风齐唱望江南。摩尼五色原无价,谁赏骊龙颔下探。
疏鐘度水江雲曉,幾度溪橋飛白鳥。玻璃千頃浸重城,一點孤峰望中小。
竹梧繞寺青蒼蒼,老僧長嘯開松房。蓮花燈下傳清梵,十裡江流聞妙香。
蜃樓幻出橫煙渚,長日依微飛綠雨。寶地西風下雁王,香台噀霧來龍女。
五月江頭藕放花,夾溪扶荔蒸紅霞。越女相攜采蓮去,木蘭雙槳載琵琶。
金塘日晚芙蓉醉,箫鼓聲沈島煙翠。此時海上一珠懸,流光照見群山睡。
公子王孫越布衫,臨風齊唱望江南。摩尼五色原無價,誰賞骊龍颔下探。
唐代·李贞的简介
李贞(627年-688年10月12日),唐太宗第八子,母燕德妃。官至太子太傅,被先后封为汉王、原王、越王。武则天当政时,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。开元五年(716年),唐玄宗将李贞、李冲重新改葬,追谥号为敬。
李贞共有诗(37篇)
:
金幼孜
鳌山新结綵,列炬照晴天。箫鼓瑶台上,星河绛阙前。
綵妆千队好,绣簇万花妍。欢赏陪鸾驭,还歌《既醉》篇。
鳌山新結綵,列炬照晴天。箫鼓瑤台上,星河绛阙前。
綵妝千隊好,繡簇萬花妍。歡賞陪鸾馭,還歌《既醉》篇。
元代:
凌云翰
长句和平见治音,京华犹记盍朋簪。声传珠履星辰近,影动金莲雨露深。
云树有图凭鹰寄,春山无伴听莺吟。悬知两地看明月,爱国忧民共此心。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雲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莺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
宋代:
赵孟坚
二祖霜台有烈声,传家文宪见先生。
刚而不折松筠寿,贫弗滥求冰玉清。
二祖霜台有烈聲,傳家文憲見先生。
剛而不折松筠壽,貧弗濫求冰玉清。
:
宋一鸿
良夜迢迢低玉绳,望双星。罗衣偷卸若为情,细叮咛。
拗住银钩红烛背,悄无声。是何意态意怦怦。问卿卿。
良夜迢迢低玉繩,望雙星。羅衣偷卸若為情,細叮咛。
拗住銀鈎紅燭背,悄無聲。是何意态意怦怦。問卿卿。
明代:
徐渭
卧病什经春,毛锥久不亲。偶然逢孝子,忽复作诗人。
椿树迎从楚,菱花圣过秦。旧庐仍墓侧,雪兔几蹄驯。
卧病什經春,毛錐久不親。偶然逢孝子,忽複作詩人。
椿樹迎從楚,菱花聖過秦。舊廬仍墓側,雪兔幾蹄馴。
清代:
恩华
籁寂天空漏已沈,一声清唱警尘心。林原响振孙公啸,月夜情酣渔父吟。
陔下似传驱楚策,雍门犹见绕梁音。宵严旧载金吾令,听到更残韵转森。
籁寂天空漏已沈,一聲清唱警塵心。林原響振孫公嘯,月夜情酣漁父吟。
陔下似傳驅楚策,雍門猶見繞梁音。宵嚴舊載金吾令,聽到更殘韻轉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