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嵩顶
[宋代]:李廌
丈夫有奇气,坐井直郁郁。
朅来古嵩州,携手登太室。
中峰到绝顶,北岭太峭壁。
山河在股掌,带砺何足述。
星分九州野,块列七雄埸。
放怀宇宙间,想见天地辟。
下观云雷变,愍尔龙鬼役。
下方万仞底,草树霭蒙密。
愈知天下小,助我浩气直。
平生四方志,登临聊感激。
嗟嗟封禅媪,游豫朝百辟。
诬辞与惭德,可笑乎四峄。
庙社尚不阅,财用遑肯恤。
万兵树丰碑,数丈压崷崒。
岂知市朝变,辇路蔽荆棘。
同登八仙坛,再题三醉石。
君无笑余怯,登临常股栗。
为宝千金躯,夷路犹恐失。
存我厚苍生,岂效伯昏逸。
归卧听天鸡,扶桑观日出。
丈夫有奇氣,坐井直郁郁。
朅來古嵩州,攜手登太室。
中峰到絕頂,北嶺太峭壁。
山河在股掌,帶砺何足述。
星分九州野,塊列七雄埸。
放懷宇宙間,想見天地辟。
下觀雲雷變,愍爾龍鬼役。
下方萬仞底,草樹霭蒙密。
愈知天下小,助我浩氣直。
平生四方志,登臨聊感激。
嗟嗟封禅媪,遊豫朝百辟。
誣辭與慚德,可笑乎四峄。
廟社尚不閱,财用遑肯恤。
萬兵樹豐碑,數丈壓崷崒。
豈知市朝變,辇路蔽荊棘。
同登八仙壇,再題三醉石。
君無笑餘怯,登臨常股栗。
為寶千金軀,夷路猶恐失。
存我厚蒼生,豈效伯昏逸。
歸卧聽天雞,扶桑觀日出。
唐代·李廌的简介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李廌共有诗(227篇)
明代:
杨基
偶自循篱出径苔,刺桐花落野棠开。一年春已无多在,几个人曾有暇来。
浸谷陂塘科斗乱,浴蚕时节杜鹃哀。买山莫种闲花柳,多觅松栽与柏栽。
偶自循籬出徑苔,刺桐花落野棠開。一年春已無多在,幾個人曾有暇來。
浸谷陂塘科鬥亂,浴蠶時節杜鵑哀。買山莫種閑花柳,多覓松栽與柏栽。
宋代:
释绍昙
美如西子离金阙,娇似杨妃倚玉楼。
犹把琵琶半遮面,不令人见转风流。
美如西子離金阙,嬌似楊妃倚玉樓。
猶把琵琶半遮面,不令人見轉風流。
明代:
薛瑄
连山忽断禹门开,中有黄流万里来。更欲登临穷胜观,却愁咫尺会风雷。
連山忽斷禹門開,中有黃流萬裡來。更欲登臨窮勝觀,卻愁咫尺會風雷。
:
王九思
秋风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转哀。贝锦有言䜛巷伯,黄金无梦到燕台。
土阶步月青藜杖,草阁看花浊酒杯。垂老光阴吾愿足,补天自有出群才。
秋風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轉哀。貝錦有言䜛巷伯,黃金無夢到燕台。
土階步月青藜杖,草閣看花濁酒杯。垂老光陰吾願足,補天自有出群才。
唐代:
龚诩
红衣落尽翠盘倾,浣我清波一鉴明。说与儿童须摘尽,莫留馀叶引秋声。
紅衣落盡翠盤傾,浣我清波一鑒明。說與兒童須摘盡,莫留馀葉引秋聲。
明代:
何巩道
忽忽春光暗里催,道心生处夜闻雷。十年旧恨都成梦,一夕新愁尽化灰。
灯影照来将老鬓,雨声吹入未残杯。东风莫遣林花落,记得樱桃昨夜开。
忽忽春光暗裡催,道心生處夜聞雷。十年舊恨都成夢,一夕新愁盡化灰。
燈影照來将老鬓,雨聲吹入未殘杯。東風莫遣林花落,記得櫻桃昨夜開。